文/作者:曾老师
(点击右上角“+关注”【绩效谋策】头条号,有干货、有资讯、有态度!!!)
不是所有“好哥们儿”都能成为“好合伙人”
在中国的创业模式中,有一种常见的聚散模式——哥们儿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很多创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并非对手过于强大其原因往往来源于内部:就是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同享乐。这就如同很多人定义“老婆”这个角色一样!
我曾经采访过很多合伙失败的当事人,也曾经对上百个合伙失败的案例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来,小编发现了这些合伙人的一个共同点:
创业时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如何让企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那个时候,大家可以不怕艰苦,不计得失,只要企业能够发展,做什么都行。可是,一旦创业成功,企业走上正轨,稳步发展了,合伙人之间的问题也就来了。“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由此看来,中国式创业的悲剧,不在于合伙人之间的兄弟情义上,而在于创业者合伙创业的方式上——“哥们儿式合伙”我一再强调,合伙创业,“哥们儿式合伙”是大忌。因为“哥们儿式合伙”是一种凭着感情和义气的创业方式,这种方式掺杂了太多私人的因素在里面。
谨慎: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现代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还谈何发展?创业初期这种隐患可能还不太显眼而一旦企业发展起来,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了,没有规范的弊端也就显露出来了。最终,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二人,上演了一场“哥哥夺权,弟弟逼宫”的闹剧。
现状反思:
中国式的合伙企业寿命到底有多长?
在中国,有些人手上有项目,但缺资金;有些人手上有资金,而缺乏项目动作。于是,有项目缺资金的和有资金缺项目的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做好利益的分配,签订好股东协议,中国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便成立了。
可不曾想到,原本觉得合作没有顾虑的股东间,因为某些理念、文化差异、经营方式、利益等等因素,很快合作出现了问题。慢慢地,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了。
其实,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中国的一些民营投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以前的某个时代、某个机遇让他们翻身,发财了,于是自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财富。但因为自身文化、综合修养、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比较欠缺。特别在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有些投资人认为这个企业有他的股份,所以他必须得事事去过问、甚至不属于他管辖的范围,他仍然要去管。于是,其他股东就不乐意了,长此以往,“企将不企”了。
小编正好看到过一个企业就是这样走过的。开始大家都认为很好、很有潜力的一个项目,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曾有过合作,于是他们又合作了,并投下了几千万的资金在该项目上。然而,一股东属于儒商型,而另一股东属于暴发户型的,两人的合作当然会出现问题,于是两人在该项目上合作了近4年时间,马上就要分道扬镳了。
据笔者调查最新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的合伙企业,大部分寿命1-2岁,长的3-5岁,甚至有几个月就分手的也很多。
建议:
再好的“哥们儿”,也要尊重契约精神!
最近,一个刚刚创业失败的朋友找到我交流。原来,他和亲戚合开了一家餐馆,本来生意还不错,但在经营过程中他与亲戚发生了矛盾,最后不欢而散。钱没赚到不说,最终连亲戚都没得做。朋友向我诉苦,后悔不该找亲戚合伙。
我告诉他,找亲戚合伙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的合伙缺乏契约精神哥们儿式合伙,就是只有兄弟情义,没有契约精神。亲戚、朋友之间合伙创业,如果之前没有签订一个很好的契约,利益分配没有讲清楚,就很有可能出现“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悲剧。
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契约精神。
结论:
兄弟归兄弟,朋友归朋友。
但是,在合伙创业的时候,你的兄弟和朋友,只是你的合伙人。
该签订的契约一定要签,该遵守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制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契约精神。
生活当中可以是熟人是朋友,但是,一旦到了工作中,大家就是合作伙伴兄弟的关系,需要有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利益分成、盈亏责任、退出机制等都要写清楚。
以下1个链接,满满干货,重点看文章后面的内部学习视频,如何为员工加薪而不增加企业成本?
为什么高工资,员工还是离职?如何科学设计最富激励性绩效模式!
对此,您有更好的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交流(请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