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60亿元,同比增长38.58%;实现营业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8.58%,折合eps为1.4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7.65%。2019年,公司拟每10股转增8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70.12%;实现营业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302.54%;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98.53%,折合eps为1.04元。
公司快速响应,研发生产口罩机解全球疫情燃眉之急。公司专业提供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以控制系统及mes为代表的工业物联网软件系统、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应用和智能环境整体方案。销售方面:2019年,公司销售机器人本体9436台,自动化解决方案1080套;新增订单方面:2019年,新增机器人本体订单3735台,金额合计3.88亿元,自动化解决方案570套,金额合计3.94亿元;销售收入方面: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同比增长13.43%;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37.90%。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全面爆发,快速响应,研发并持续迭代形成口罩机等抗疫产品系列,另一面,鉴于初期海外项目受疫情影响较小,公司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板块的海外拓展,也取得一定成效。
2020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显著提升。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4.04%,同比下滑2.07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等下游需求下滑,导致机器人及自动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毛利率下滑3.74个百分点至36.68%。2020年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7.97%,大幅提升16.21%,主要是因为口罩机等产品供不应求所致。
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19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57%,同比降低1.7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各项期间费用增长幅度低于收入增速所致。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滑0.85个百分点和0.30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49%,同比下滑2.8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0.94个百分点。
持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逐步掌握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2019年,公司自制机器人本体占比为46.2%,同比2018年,自产机器人本体比例增多。控制器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及生产;伺服系统软件及算法由公司研发,硬件自主设计,元器件基本外购;减速器全部外购;视觉系统软件及部分算法自主研发,硬件基本外购。为进一步夯实公司的底层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核心零部件及本体自产比例,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公司大量引进核心研发人才、打造核心研发团队,加大对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机器视觉的研究及产业化,加大机器人本体和相关智能装备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对已投产品进行了整合提炼,以适应制造业客户日益提升的技术要求和个性化需求,相关研发项目完成后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652.95万元、5,963.80万元、6,991.36万元,研发投入金额逐年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4.72亿元、6.83亿元和8.51亿元,折合eps分别为3.19元、4.61元和5.75元,按照上个交易日收盘价63.63元/股计算,市盈率分别为20倍、14倍和11倍,鉴于公司快速响应能力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未来公司前景可期,我们首次覆盖并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市场销售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