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在《并没有“基建潮”》专题中,我们详细测算了今年的基建投资增速,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传统基建稳增长的力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从政策方向来看,“新基建”会成为倾斜的重点。那么新基建会有多大规模能否承担起稳增长的重任呢本篇专题我们做了大致测算:新基建增速虽快,但量不够大,作用不宜太乐观。
1、新基建规模有多大 、新基建规模有多大狭义的新基建一般指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而更广义的新基建还包括部分补短板领域。根据我们对ppp项目投向的梳理,以交通、市政建设为代表的传统基建项目投资额占比在 70%以上,仍是基建投资的主力;而狭义新基建的投资额仅占 0.5%左右,广义新基建投资额占比约 16%,占比并不高。换算成规模的话,2019年狭义新基建的体量仅在 880亿左右,且占比相对稳定;广义新基建规模差不多在 2.9万亿,在基建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2、稳增长作用有限。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年基建投资有望拉动名义 gdp 增长 1.5个百分点,较前两年有所改善。其中,狭义新基建仅能拉动 0.1个百分点,作用仍然相对有限;而广义新基建大概能拉动名义 gdp 增长 0.6个百分点,依旧不及传统基建稳增长的力度。
3、 、 哪些行业受益最多广义新基建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服务、水利环境、科学技术、房地产和制造业五大类行业。其中房地产和制造业分布较多,主要源于广义新基建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园区开发和轨道交通。若继续考虑中间投入行业,广义新基建对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的总产出增长拉动较多,而狭义新基建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拉动较明显。总结来说,广义财政的资金来源是主要限制,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力度相对有限,依靠强刺激来稳增长的模式很难再现。新基建领域会有更多政策倾斜,增速也有望维持高位,但整体体量不够大,稳增长的作用不宜高估。老路很难走,唯有深化改革,才是长期方向。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 ; 政策变动 ;新基建测算是基于 新基建测算是基于 ppp 项目数据,可能存 项目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